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資訊之芽已經走過了我也不知道也沒有很在乎但pA好像有提到幾個年頭。而歷經一年又一年考驗的 NEOJ 終究是敵不過時代的考驗而遭到唾棄,一想到當年交作業還要填表單把 submission 連結貼上去,身上就不自覺散發著老人的味道。
而如今,NEOJ 已經不再服務,工作人員們也和 TIOJ 展開一段新的感情,就像不知道為什麼我左邊會有一包麥當勞的番茄醬一樣,一切都是那麼新鮮且刺激,無論未來如何,此刻的我們之間已經產生微妙的變化了($\Delta \rightarrow d?$)。
(前面都是廢話)在產生微妙變化的時候,你發現 Online Judge 後台好像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Submit 以後比對執行結果與正確結果的程式不見了!此時的你心亂如麻,麻卻如繩,繩若能解,心如止水。於是你決定在 PM 使出破壞死光前重新編寫一個比較執行結果與正確結果的程式。
對於一個題目與一筆 Submission,該題目有 $N$ 個測試資料並被分配成 $M$ 個子任務(Subtask),每個子任務都需要答對第 $x_i \sim y_i$ 筆測資才能通過並拿到 $g_i$ 分( $ 1 \le i \le M $ ),且子任務之間的測資不重疊,也必定是一個連續區間,而每筆測試資料有 $l_j$ 行。在依照輸入格式給你題目的基本資訊與標準答案後,接下來會輸入某筆 Submission 的輸出結果,並在對每個測資的結果之間以---
表示分隔線。請比對每筆解答與實際執行結果,輸出這筆 Submission 的結果(AC/WA),並且若答錯共拿到了多少比例的分數。
第一行有兩個正整數 $N, M$,各自代表題目的測資數目、子任務數。
接下來 $M$ 行中,每行有 3 個正整數 $x_i,\ y_i,\ g_i\ (1\le i\le M)$,其中 $x_i \sim y_i$ 代表這個子任務的範圍,$g_i$ 代表這個子任務所佔的分數,保證所有子任務的測資區間相互不重疊且所有測試資料都會被分配到一個子任務中。
再接下來有 $N$ 組測資。每組測資中第一行有一個整數 $l_j\ (1\le j\le N)$ 代表這個測資正確輸出結果的行數,接下來是 $l_j$ 行的正確輸出結果。
最後有 $N$ 組執行結果,每筆測資的執行結果之間一行單獨的字串 ---
表示。
---
若所有的執行結果皆正確(與正確輸出結果完全相符),則輸出 AC
;否則,輸出 WA([?]%)
,[?]
填入該筆提交所有正確子任務的分數總和(保證題目滿分為 100,所以不需要實際計算百分比),行末換行。
No. | Testdata Range | Constraints | Score |
---|---|---|---|
1 | 0~1 | Sample | 0 |
2 | 0~9 | $1\le M \le N\le 20$,$0\le l_j ,$ 執行結果行數 $\le 10$,$|S| \le 20$ | 50 |
3 | 0~19 | 無其他特殊限制 | 50 |